9/02/2019

「一個心願 一場盛會」實現實務與理論結合的教育夢

  
  郭理事長、蔡總統、黃名譽理事長,各位與會嘉賓、各位崇越論文大賞得獎的指導教授與同學,大家早安。 

  今天非常高興再度受邀參加崇越論文大賞的頒獎典禮,在座各位都是管理學界的教授、老師。在場能夠參加論文大賞的學生,也都是管理學界造詣很深的人才。

  作為台管會的創會理事長,我感到相當光榮。崇越論文大賞越辦越好,台灣管理學會會務蒸蒸日上,今年連總統也親臨現場,典禮冠蓋雲集,我的內心非常感動。在感動之餘,我想藉此分享一個小故事。台管會在今天有這樣的盛況,那些努力的人,我們應該給予鼓勵。

  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國芝加哥,有一位佛蘭克.甘索羅斯(Frank Wakeley Gunsaulus)。他在念大學時,發現當時的教育制度有一些缺失,立基於這樣的感觸,他立志,希望有一天可以自己辦一所大學,自己當校長,以改革一百多年前當時教育制度的缺失。他後來成為一個教育家,也成為一名牧師。一日,他在佈道之時,演講中說出了、描繪了他的理想。演講完後,一名企業家菲利普.亞默(Phillip D. Armour)前來找他,表明演獎讓他深受感動,因此他願意全力支助辦學,於是,美國伊利諾理工大學 (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,IIT)就此誕生。這所大學成立不久後與MIT、CIT齊名,成為美國三大理工院校之一, 無論在法律、人文、科技還是管理在美國都廣富盛名,還曾產生過四位諾貝爾獎得主。

  在台灣,也有類似的故事。有一個老師退休以後,學生關心他有沒有什麼願望還沒有實現。老師說,台灣管理學界較重視理論,若能獎助具實務貢獻的管理論文,讓實務與理論相結合,將對台灣管理學有很大的幫助。學生聽了很有道理,於是想方設法完成老師的心願。崇越論文大賞,便因而誕生。那一個學生,就是在座的郭智輝博士,老師便是在座的黃營杉老師。崇越論文大賞辦理至今相當成功,讓過去重視理論的風向,慢慢轉向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趨勢,對台灣管理學界的貢獻非常大。

  感謝蔡總統今日撥冗前來,崇越論文大賞辦理至今越發盛大。最後,祝福大家身體健康,萬事如意,謝謝大家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管理學會 創會理事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