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學緣自於經營管理實務之研究,並用諸於實務之改善與創新。台灣管理教育於1960年代自美國移植至今,轉眼亦已快一甲子,然而企求其落地生根且持續在地化的成長,儘管歷經無數專家學者的貢獻與投入,也培養了無數的人才,惟於學用間的落差,仍有諸多改善的空間,而不無遺憾!
崇越管理論文大賞的創辦初心,即在藉民間力量修補管理學之學用缺口,論文以問題發現與解決為評審優劣之判準。換言之,徒具形式而無助於問題的解決者,將難以入選。
然而,將實用價值作為論文競賽之判準,並藉此標竿引導台灣管理教育邁向改善實務與創新之路,則並非易事,實乃相當漫長且艱鉅之工程。因評審委員係由大多數的學者及小部份的企業界CEO等級者所組成,於是學者之學術導向的心智模式及教學習性,往往成為其評審論文優劣之關鍵。倘若其學用間之落差仍大,則如何指導出實用的論文?又如何能評論出具實用價值的論文?
年復一年的論文大賞活動,經歷評審判準細項及權重的調整、評審委員的投入、得獎者論文的精進,以及頒獎典禮中的相互激盪,這一份初心終於露出了曙光。我們有幸看見得獎論文內容與實務的逐漸接近,而為此感到萬分欣慰。
如今,崇越論文大賞不但已成為管理學界最重要、規模最大的獎項,而受到了全國矚目。今年,蔡總統暨前行政院長游錫堃,更親自蒞臨頒獎典禮致詞勉勵,在在證明我們的理念與實踐,其成果受到了各界的肯定。
如眾所知,徒具理想與使命是無用的。如果沒有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博士對此使命的認同,以及十二年來的全額贊助與鼎力支持,夢想終歸只是個夢想。本人由衷感佩郭博士的無限付出,讓此美夢得以成真。
成功大學林清河講座教授十二年來始終如一的策劃與督導,堅持實務判準,領導審查,南北辛苦奔波奉獻。台灣管理學會秘書長、國立臺北大學汪志堅教授以志工的心懷,無窮的創意,盡心盡力,使論文水準呈現更接近實用的轉折,而展現了創辦崇越論文大賞初心的成果。歷屆參與競賽的師生們暨評審委員們,以及歷屆工作團隊
成員,也都是大功臣。再次感謝各位的投入與奉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