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曾任金管會首屆主委的龔照勝目前自行創業,並專注於亞洲市場的企業併購。他在演講中表示,目前有許多國家採取貨幣與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後,但主要市場景氣復甦不一,終將回歸基本面;儘管過去大家都談中國崛起、看衰美國,但事實上美國企業持續汰弱存強,加上近年美國開採頁岩氣技術提升,石油產量快速成長,估計2015年超越俄羅斯、2017超過沙烏地阿拉伯。他進一步說明,近來美國經濟明顯復甦,主要便歸因於石油出口攀升與原油進口下滑,預計未來美國將成為全球石油主要生產國,持續扮演影響全球經濟的核心角色。
在亞洲及新興市場方面,龔照勝認為,中國面臨產業轉型及社會問題,新領導階層新作風尚待觀察;至於日圓近來持續貶值,已使投資人對日本經濟信心逐漸增加。另外,由於2015年東協將成為擁有6億消費者的經濟共同體,而非洲最近已因為天然資源豐富而廣受國際市場所矚目,因此他看好這兩個地區都會成為投資與消費的市場新星。
至於台灣企業該如何因應這些變局,龔照勝指出,台灣的產業發展長期以代工為主,創新與行銷能力不足,因此難以創造出國際性品牌,只能仰賴跨國企業,以致難以切入高附加價值的產業鏈。此外在資本市場方面,他認為證所稅的課徵辦法會造成投資人困擾,導致投資意願降低、企業籌資成本昇高,阻礙產業創新發展;同時,政府常以行政裁量權介入國際大型私募基金併購台灣企業,也降低外資進入台灣市場的意願,使資本市場資金外流而動能不彰。
針對台灣目前人才嚴重外流、薪資倒退的問題,龔照勝表示,現在台灣的中高階人才薪資遠不如上海、新加坡、甚至是印尼,但卻未能因工資便宜此而吸引到外資,其關鍵就在於政府的限制過多,人才國際化的準備也嚴重不足。除此之外,台灣目前缺乏吸引外國企業投資的政策與租稅方案,國際企業及外國專業人士居留台灣的商業條件也不足,同時亦缺乏與國際競爭的新興產業。